原标题:数字手段助力非遗教育进校园
【一家之言】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,传统非遗原有生存环境逐渐消失,急需借助现代科技、传媒、创意等手段,为其注入新的养分。在数字时代背景下,让非遗插上信息化翅膀进入学校,再次焕发青春活力,使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实现代际传承成为可能。在全国众多非遗进校园开展得较好的学校里,已经尝试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非遗传播传承的效率,但在推进过程中,仍面临诸多问题,需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。
借助数字手段接触非遗成潮流
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曾采用访谈、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,对上海10个区的15所学校15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,在回答“你以哪种方式参加非遗活动?”这一问题时,选择“参观场馆或者展览”的占59.22%,选择“参加体验活动”的占53.42%,选择“看电影或者电视”的占47.42%,而选择“阅读书报”和“边学边玩”的分别占38.13%、33.17%。这说明学生更多的是喜欢以互动体验式的方式参与非遗活动,这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十分吻合。而互动体验是数字技术的长项,且能打破空间、时间的限制,让更多人参与其中。00后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,数字化对他们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他们对网络、数字技术有天然的亲切感。
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专业2014级学生田芳洲曾做过《剪纸在当代大学生中普及度调查分析》,其中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获取非遗信息的。该问卷通过网络发布,对全国范围内部分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,数据显示,选择“网络媒体”的占51.89%。可见,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非遗信息。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获取非遗信息的重要渠道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客户端的黏性加大,这种获取信息的习惯比例,或者说学生借助手机了解非遗的比例越来越高。
“非遗进校园”效果提升的数字化路径
资料累积数字化。非遗是“活”的文化载体,由于原本非遗产生延续的环境消失,一些缺乏生存环境、传承人“手”“脑”“口”中的非遗正悄然消失。同时,非遗传承是一种“活”态的文化传承,讲究的是师徒间的口传、手授、意会,甚至是一种亲情关系的延伸;还崇尚小集体作坊制,注重相聚一堂共同参与的氛围。因而非遗传承是有温度的,有情感交流的。随着环境的巨变,社会的发展,很多非遗传承的原有环境都在逐渐消失。因此,将非遗资料数字化,由此形成数据库,是抢救、保护非遗并最终实现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。
在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有一份《上海非遗传习地图》,该地图较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在非遗进校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。通过地图,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某一非遗项目在上海的传承情况、受欢迎程度及普及度,进而为非遗学习、传承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,在全社会营造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,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提高非遗生命力指数。这都是非遗资料累积数字化的一种方式。
传播手段数字化。非遗的传承讲究言传身教,实行师徒制和作坊制,限制了非遗传承的受众面,不利于非遗的推普和传承。为非遗制作微课,将非遗的口传身授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展示给受众,大大解决了以往非遗传承中的场地和传承人问题。这种数字化传播手段让青少年接触非遗有了更便捷的方式。但也有专家指出,并非所有非遗都适用于数字化手段传播,以微课的形式网络传播只适合简单的、流程明确的、可目视的非遗传承。
呈现形式数字化。由于学生的认识习惯,数字化手段所呈现的非遗文化正在现代化校园中不断丰富、有效拓展。上海市嘉定封浜高级中学作为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之一,校内有一个非遗博物馆,馆内不乏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范例。学校将馆内设计成一个个微型空间,以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,从“衣、食、住、行、乐”等多维度、多视角了解了嘉定的非遗,也感受古代嘉定人民的劳动智慧。学生们都很喜欢学校的非遗博物馆,通过参观和体验,这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。
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和传承也需改进
借助数字手段传播传承非遗已成非遗教育的一种趋势,也是“非遗进校园”工作的推进方向,但仍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:第一,还需提高整个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度,非遗不仅要走进校园,更要以一种民众乐于接受、易于研习的方式走进社区,对相应成果须加大投入,不断升级换代。唯此,社会认同度会大幅提升。第二,信息化手段能扩大非遗传播的广度和速度,但要真正实现非遗传承的深度和效度,尤其是面对那些精细化、复杂化程度较高的非遗,信息化手段尚显乏力。第三,非遗的传播和传承要符合当代学生学习规律和心智成长规律,使之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爱好和兴趣。要对非遗项目进行有计划的、持之以恒的品牌建设,对接文创项目,拓展传播渠道,倡导实用,影响生活。
数字化让非遗进入校园,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,时而也会陷入困境,非遗保护国际公约以及我国非遗立法中所倡导的非遗教育任重道远。信息化只是手段,它更多的作用只是体现在非遗的本真展示,光靠信息化手段还不能完全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。更何况,“匠心精神”的传递也不能完全数字化。因此,传承民族之“根”、铸造国家之“魂”,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担当起非遗教育这一伟大而紧迫的使命。
(作者:陆建非,系上海师范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;刘蕾,系该中心研究员)